研讨区域与国别研究新方法新范式 建设学术期刊共同体

发稿时间:2021-05-27浏览次数:575

2021年5月19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编辑部主办,上海《国际展望》编辑部、《国际观察》编辑部、《国际关系研究》编辑部、《德国研究》编辑部协办的“新发展格局下区域与国别研究方法与范式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416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共70余人参加。

“新发展格局下区域与国别研究方法与范式创新”学术研讨会


    此次会议分为主旨发言和专题发言,主旨发言由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范军教授主持。在主旨发言部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教授认为,深化上海区域国别研究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需要提高站位和加强理论研究。当前的区域国别研究大都是时政研究,不少是“老三段”的就事论事,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支撑。其次,需要强调方法论和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学者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三观”是基本方法。最后,需要秉持物质本原和实践第一。上海研究区域国别的学者还需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强实践自觉。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表示,拜登上台之后,西方对中国的围堵更加凶猛,中国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来把握各地区未来的机遇。就亚太地区而言,尽管中日关系面临困难,但是日本议会依旧通过了RCEP的相关协议,这表明日本对亚太地区合作还存在理性,中国、日本和亚太各国可以基于RCEP框架进一步加深彼此间的合作水平。就欧洲地区而言,虽然欧盟暂时冻结了CAI协议的相关审批进程,但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对中国而言还存在进一步争取的空间。因此,中国学界与智库需要进一步深化区域与国别研究水平,为中国突破当前各种困局提供参考与建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教授作主旨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作主旨发言

  专题发言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贝文力主持。在专题发言部分,专家们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和本次会议的主题阐述了自己对区域与国别研究方法和范式创新的思考。

  在理论创新层面,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学者需要在借鉴西方学者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中国学者自己的道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严安林研究员表示,区域国别研究是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大户”,一向受到各方青睐。如何进一步做好区域国别研究,他认为需要处理好五对关系:一是区域研究与国别研究的关系,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出现“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二是区域国别研究与全球研究的关系。要重视区域内各种问题研究,更要重视影响区域的外部因素。三是区域国别研究与专业领域研究间的关系。四是区域国别研究中的跨学科关系,要尽可能地涵盖地区或对象国别的政经、外交、社会、文化和历史。五是学术、理论等基础研究与决策咨询间的关系。基础研究要服务于现实政治,但如果没有基础研究,政策与决策咨询研究也难以做好。如果只做基础研究,不转化为决策咨询,学术研究也是不完美的。需要打通专家学者服务决策咨政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学术研究与咨政研究有机融合。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孙健中认为,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新的视角和方法进行研究。在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国别研究在内容上要突出其信息或情报价值;在方法上要强调价值信息或情报的有效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美国“区域研究”(Area Studie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为美国战略情报服务,其研究方法和范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在区域国别研究过程中,中国学者必须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尤其是要站在新发展格局的高位和国家利益的立场上来研究新的问题。例如,主动打破传统的周边地缘经济单元界限,逐步形成不同的内外经济混合区,并将周边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多重功能的“合作带”。与此同时,区域国别研究必须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和平衡原则,要始终保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


专题发言


  同时,部分专家还认为,未来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发展需要结合“中国需求”与“中国立场”进行研究方法与范式的创新。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教授表示,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别区域研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加强国别区域研究的一级学科建设,加强国别区域理论、大国与发达地区研究、周边国家与地区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研究、比较地区治理与地区化研究等二级学科建设,加快培养中国的“国别区域通”和各国的“中国通”步伐,夯实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学术基础和学科基础,尤其是如何构建域外知识、如何调适本土知识体系与域外知识体系,成为国别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研究员也认为,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特别要重视周边和邻国的研究。从地缘政治看,历史上的大国崛起都面临如何正确处理周边的问题,中国周边是大国中最复杂的,且一些域外大国也利用中国周边对我国实施遏制。从全球化发展趋势看,地区化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区域内贸易增速高于区域间贸易,市场邻国效应明显。同时,新能源、人工智能、3D打印等也将进一步推进地区化,本地化。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也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别区域研究学者应提高站位,瞄准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担当好“国别通”“区域通”“全球通”的角色,努力贡献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并做到两者之间的融合贯通,最终实现国别区域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应坚持多学科、跨学科研究路径,加强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可拓展国别与区域比较研究等,更好把握有关国别与区域的整体性知识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余南平认为,在战略问题判断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理论体系与框架还是充分展现其在全球化时代的特殊理论价值。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和互动关系理解,对于判断区域国别的政治、经济和外交行为有着高屋建瓴的解释能力和判断基础。因此,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将有助于区域国别研究的新学术范式拓展。

  不仅如此,与会专家还以自身地区与国别研究经验为基础就本次会议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涵盖欧洲、中东和日本等区域与国别领域。欧洲学院教授门镜认为,近年来由于欧盟对华政策不断转变,中欧关系挑战增加。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研究并没有及时预见欧盟对华政策的变化,也没有完全掌握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臧术美结合自身对“欧洲一体化”的学术研究实践,探讨了“跨学科方法”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的必要性、可能性、利弊与困难。她认为,鉴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跨学科方法的使用是有必要的,也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可能性跟研究者个人的学科背景和学术素养相关,没有统一的模式。同时,既要看到跨学科方法的使用对于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作用,也不能盲目和刻意使用,要注意到“学科是跨学科的基础”。最后她提出,跨学科方法的使用,应始终在明确的“问题意识”指导下使用。在中东研究领域,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研究员表示,中东问题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关涉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安全与国际关系多领域,需要借鉴年鉴学派的启迪,开展多学科整合研究,尤其是将世界史与国际问题研究有机结合,重视长时段、中时段考察。中东也是世界东西方文明的起源发祥地和多元文明结合体,不仅要着力推进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突厥文明、犹太文明等中东诸文明体的考察,而且要重视这些文明体乃至与更大范围的伊斯兰文明、地中海文明之间交融碰撞的互动研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孙震海表示,进行有关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对一个国家的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很重要。以中日关系为例,要创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日本问题研究力作,就需要全面认识日本社会、全面和准确了解日本的政治势力的基本特征,进而把握其基本政策特点。其次,对国际问题的判断,不能被特定人物的表面言辞所干扰。尤其是不能简单地将某些国家的特定政治人物对某个问题的公开言论作为判断其政策“友善性”的依据。最后,研究周边合作问题,不能仅从本方意愿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还用全面研究对方的需求和意愿,以及域外大国的第三方势力因素的影响。


专题发言

  以上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术期刊对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塑造与指导。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主任苏金燕研究员认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提出,要“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在完成“评出来”——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工作后,开展“推广开”工作——编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特色化发展报告(2019年)》,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有特色易推广的好的做法、思路推广开来。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特色化做法可概括为“坚定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团队建设,发挥管理作用”,“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精品期刊”和“助力期刊发展,新举措新发展”四个方面,包括明确刊物定位、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审稿流程、打造编辑团队、构建作者梯队、重视学科交叉、细化专业方向、开展数据出版、实行动态页码等26种具体举措。目前,这些做法已取得一定成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中海研究员认为,目前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文章理论性不够突出,描述性内容较多,并且没有大量引用一手材料,存在太多主观判断,缺乏基于事实的客观评判。对此,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术期刊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基于社会科学的思维和精神,强调学科意识与问题意识,突出基础研究与冷门研究,从而为中国区域与国别研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昕表示,中国从梁启超笔下的“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已经进入“世界之中国”,第一次开始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视野,急需对全球各个区域的知识;而且也日益迫切地需要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立足中国、讲好世界故事”。国别区域研究作为“国家知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责无旁贷承担着为上述过程提供知识储备的功能。在此过程中,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的《俄罗斯研究》学刊也希望推动有鲜明学科基础和学科问题意识的研究,减少单纯舆情报告、情况介绍、政策注解和口号式的研究;推进和鼓励多个层次上的比较研究、超越单纯的国家为单位、外交政策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推进以知识生产和积累为目的的研究,同时在宣传和推广上争取学习和利用各种新的转播媒介和方式,在“投稿-审稿-修改-发表-发表后推介”整个过程为构建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共同体、知识生产共同体做出贡献。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代表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感谢各位专家的莅临。他认为,此次会议不仅深化了上海学界对地区与国别研究方法与范式创新的理解,也有效促进了上海地区学术期刊共同体的建设,为上海地区未来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教授总结发言


7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