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时事评论》2014年第5期:《2014年德国研究与创新报告》概览

发稿时间:2014-06-26浏览次数:46

《2014年德国研究与创新报告》概览
 
俞宙明
 
20145,德国联邦教研部提交的《2014年德国研究与创新报告》获联邦政府批准。该报告每两年出具,全面介绍两年来德国的研究与创新状况,在国际背景下对德国科研创新体系进行考察,并提出新的政策目标。由于联邦政府委任的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EFI2月份提交的2014年德国创新评估报告反响巨大,因此,联邦教研部的报告也是对专家委员会评估报告的一个回应。
联邦教研部的这份报告显示,去年德国作为科研与创新所在地的吸引力有所上升。德国政府、经济界与学术界的研发支出持续增长,2012年再创纪录,超过790亿欧元。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也达到创纪录的2.98%,逼近联邦政府提出的3%的目标,德国由此在欧洲跻身顶尖国家行列,大大高于欧盟28国的平均值(2.06%)。
其中,联邦政府2010年到2013年在教育科研方面的额外投入达到130亿欧元,高于此前计划的120亿欧元。2005年到2013年联邦政府研发支出共计增长60%,达到约145亿欧元。德国经济界2012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创下历史纪录,接近540亿欧元。德国企业的研发创新参与度在欧洲名列前茅。研发领域从业者近60万,仅在2005年到2012年间,该领域就创造了11.4万个就业岗位。欧洲科研最强的企业有半数在德国。德国研究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占全球的约12%,仅次于中国,超过美国和日本。跨国专利申请方面,德国也领先欧洲各国,在世界上排名第三。2012年全球公开出版的学术出版物有7.2%来自德国,仅次于美、中、英,排名第四。
高校与公共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也有显著上升,上升比例分别为6%3.3%2005年到2012年间,德国的高校毕业生从19.8万人增加到了创纪录的31万人。德国科研体系的国际吸引力也有增长,2012年在德国高校工作的外国学者达3.5万人,比2006年增长了约60%
报告还显示,德国政府2006年来推行的高技术战略是德国创新能力上升的重要因素。高技术战略的成功经验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面向社会需求。高技术战略旨在为全社会面对的挑战寻找整体解决方案,这一点有异于以往科研创新政策。这种统一的科研创新政策获得了学术界与经济界的广泛支持,欧盟委员会所推出的“地平线2020”科研创新框架计划也借鉴了高技术战略的指导思想。
2)加速创新进程。学术界与经济界在研发方面的密切合作和联网是德国创新体系的传统强势。高技术战略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强化经济界与学术界之间的联系,建设集群与网络,尤其为中小企业创造条件。如在中小企业创新核心项目(ZIM)中,2008年到2013年间与高校合作的中小企业的比例从16.7%上升到42.9%,与高校外科研机构合作的比例也从15.6%上升到39.9%。尖端集群竞赛中有15个集群胜出,go-cluster项目中有90多个创新集群脱颖而出,而在中小企业创新核心项目中也形成了287个以中小企业为特色的创新网络。
3)为创新创造有利条件。高技术战略把重心放在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创新型就业上,致力于发掘研究密集型工业、基于知识的服务业与市场开发的新潜力。仅2013年,联邦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就超过14亿欧元,其资助政策向中小企业大力倾斜。同时改善融资与咨询条件,为创业提供支持和推动。这方面的主要措施如旨在改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创业气候的EXIST项目、为技术导向型创业在风险投资基础上提供第一笔资金的高技术创业基金(HTGF)和对新创企业在风险投资方面的支持等。此外还通过支持价值创造(SIGNO项目)、加强创新采购和推动规范化进程,努力改善创业环境。
4)充分发挥关键技术优势。高技术战略所列举的关键技术,如信息通信技术、纳米技术、光子学、生产技术、材料研究和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都堪称创新的发动机。该战略旨在稳固德国在这些关键技术上的尖端地位,加速科研成果在产品、流程和服务中的实现,进一步加强德国作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地位。
 
                                               
 
2014年德国研究与创新报告》在总结已有成果和经验的同时,也对现有的问题和既定的目标作了梳理,体现出联邦政府未来科研创新政策的几个发展趋势:
1)将高技术战略继续发展为全面的跨部门创新政策
这一提法在报告中反复出现,其核心目标旨在保持高技术战略所带来的动力。报告指出,数字化、人口结构变化和向可持续经济方式的过渡是当前的三大趋势,是德国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同时在这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增长和就业潜力。应对这些挑战必须通过学术界、经济界、社会和政界的共同合作,并有效利用技术和社会创新;创新在此不仅意味着工业生产中技术革新的利用,同样包括引入新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建设新型社会结构。德国为此需要全面的创新政策,挖掘新的创新潜力,积极应对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德国在这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如下:
- 数字化:充分利用数字化为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带来的机遇,有效应对随之而来的风险。通过发展数字技术及相关应用行业,带动增长与就业,提高德国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媒体教育,重视学生教育,帮助民众安全、负责任地面对数字化及重构数字化时代的社会关系。
- 人口结构变化:针对德国老龄化及人口减少的大趋势,挖掘其中蕴藏的经济与社会潜力。制定数字化时代老龄化社会的整体方案,使几代人和谐共处,互相帮助。
- 可持续经济:充分利用德国在科研与技术和可持续理念上的优势,维持德国可持续发展的模范地位,在国际上推行高能效且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为全球提供推动力,成为绿色技术的全球市场领跑者。
2)大力发展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是本届德国政府科研创新政策的一个重点,旨在把德国科研的国际合作带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利用德国在国际合作中的潜力和机会,促进德国更多地承担国际责任,为把握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做出贡献。同时抓住国际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巩固德国作为经济、科研和教育高地的地位,提高德国科研的国际知名度。政策重点将继续放在新兴国家、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过去几年里科研投入有显著增长的那些国家。政策的两大中心分别是:
- 面向整个科研体系的国际化,包括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机构直至企业。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手段促进科研机构活动的联网,包括加强德国科研机构的国际联网,资助外国学生和学者,推动高技术战略框架内措施与倡议的国际化等。
- 提高德国作为科研创新高地的国际知名度。重点放在发展科研营销和形成欢迎外国科研人员的氛围。
3)积极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与欧洲研究区计划   
新的欧盟科研创新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参照了德国面对全球化挑战所采取的全面科研创新战略的思路,也考虑到了德国在制定“地平线2020”时提出的主要诉求,得到了德国政府的肯定。在该项目的具体实施上,德国将继续其高效的用户友好型的受理方式与批准流程。
结合“把高技术战略发展为全面的跨部门创新战略”的目标,协调好国内的高技术战略与欧盟“地平线2020”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使国家目标与欧盟计划达到良好契合。
在欧洲研究区方面,德国要积极推动其进一步深化,制定和推出相关战略方针。报告列举了在此应优先考虑的几个方面,包括有效的国内研究体系,跨国合作,对科研人员开放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与机会均等,优化科学知识的交流、获取与转化,以及欧洲研究区的国际研发合作。报告指出,德国在以上大多数领域都是欧洲典范,德国的欧洲研究区战略旨在巩固这一地位,同时推动欧盟各成员国和欧盟之间的合作达到一个新的质量。
4)推动科研体系的革新
今年年初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向德国政府提交的2014 年度评估报告中警告德国面临高素质人才流失、人才入不敷出的严峻局面。作为对此的回应,本报告中强调了德国对国外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同时,报告指出,德国应推进科研创新发展,建设全新的科研创新体系,具体举措包括:
- 继续推进和深化现行的几项科研促进政策,包括精英倡议计划、高校协议和研究与创新协议。报告对这些政策已取得的成绩做出了肯定。
- 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和未来的确定性。报告认为,应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对科研体系的资助的可持续性,以增加未来的确定性和可规划性;保持当前几个科研政策所带来的活力,进一步发展其对科研体系发展带来的贡献。其中最核心的是:强化高校的科研组织、促进战略特色的打造以及科研体系内部的合作。
- 加强政府直属部门研究。报告视政府部门的研究为科学、经济与政治之间的接口,是科研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进一步加强部门研究,让相关机构都能从科学自由法中获益。
5)发展教育
报告称德国教育是知识社会和创新的基础,其政策重点在于:
-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重点放在职业教育上。改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互通性。继续贯彻《职业深造促进法》(AFBG),使普通职业培训与学士学历等同,打通学士学历毕业生进入职业深造的渠道。
- 加强《联邦教育促进法》(BAföG)的实施,逐步改善资助结构。
- 建设新的奖学金文化,做好尖端人才资助和广泛资助的兼顾。
- 教育国际化。重点同样落在职业教育上。抓住欧洲和国际教育培训市场的机遇,尤其是职业培训方面的机遇,支持德国教育培训机构与国际合作,发展职业培训出口的创新和可持续运营模式。
 
 
参考文献:
BMBF, Bundesbericht Forschung und Innovation 2014, Berlin, 2014,http://www.bmbf.de/pub/bufi_2014.pdf.
 
 
 
 


 

主编:郑春荣          责任编辑:俞仪方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2835 传真:021-65987800  E-mail: dgyj@tongj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