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春: 中欧可以成为更好的合作伙伴

发稿时间:2019-12-28浏览次数:110




  世界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度过了不平静的一年。乱云飞渡,中国与欧洲关系处于怎样的状况呢?

  我们不妨从双边经贸数据和政治交往入手进行梳理。先看经贸数据。世界贸易目前正在经历自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大衰退以来增长最微弱的时期,中国今年前十个月的进出口总值下降2.5%,对美贸易额下降了10.6%,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欧经贸额却在同一时期逆势增长了8.3%。欧盟不仅自2004年以来持续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仍在不断增长。再看双边政治关系。中国领导人上半年访欧,与时任欧盟领导人会面;新一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第一时间与中国政府互通信息;3月,意大利在七国集团成员中首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4月,随着希腊的正式加入,由中国所倡议的“16+1”机制扩大为“17+1”;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持续推进。上述双边经贸和政治交往的积极进展已经得到了中欧官方确认。4月,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发布了《联合声明》,双方表示将“致力于深化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这是一个值得双方认真对待的共同愿景。

  在《联合声明》中,中欧双方除了重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之外,还涉及了双边关系、全球挑战与治理、外交与安全政策等方面二十多项议题,涵盖中欧投资协定、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国家援助控制制度、人权、网络工作、5G、《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领域。我们从中不难读出中欧双方的关切交集以及深化交往和密切关系的空间。中欧关系的一大特点是,双方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但又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缘于欧洲内部对于中国的认知出了问题。今年以来,欧洲内部一些势力不断针对中国进行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定性,难以摆脱其对中国认知的片面和意识形态化。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12月16日在欧洲智库媒体交流会上将这种有关中国的混乱认知总结为三个问题:“中国到底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国到底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中国到底是和谐共处的朋友还是非此即彼的威胁?”

  事实上,中欧《联合声明》中的欧方观点此前已经清晰地体现在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今年3月份联合发布的一份文件中。这份提交欧洲理事会讨论的《欧盟-中国:战略展望》文件提出:“中国不应该再被视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与欧盟有着紧密一致目标的合作伙伴,是欧盟需要寻求利益平衡的谈判伙伴,是追求技术领导者地位的经济竞争对手,也是促进替代治理模式的系统竞争对手(一译为‘制度竞争对手’)”。中国从“合作伙伴”“谈判伙伴”到“经济竞争对手”“系统竞争对手”,跨度之大、多重身份定位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这既反映了近年来欧盟面对中国高速发展的不适,也折射出影响欧洲对华态度立场的外部因素,尤其是有着消极影响的美国因素。在中方看来,欧洲对于中国的那些消极看法更像是某种自我设限的“心魔”。

  换一个角度,即从中国看欧盟,客观的观察者会发现中国对待欧洲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018年12月,中国发布了第三份《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再次对欧盟予以肯定:“虽然近年欧盟发展受到英国脱欧等事件影响,但欧盟没有改变一体化方向,继续致力于推进改革、应对挑战,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方看来,欧盟的多样性既是其弱点,也是其优势,欧盟在发挥其多样性特点的同时,应该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该抓住中欧关系发展的主线和历史机遇。中国和欧盟绝对不应该是,也绝对不会是零和博弈的对手。


    (作者:胡春春,系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